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成立一周年暨中医药交叉创新交流会举行

清华新闻网12月9日电 12月2日,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以下简称“交叉研究所”)成立一周年暨中医药交叉创新交流会活动在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大楼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李衍达,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中药处原处长谢世昌,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张玉琪,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党委书记张佐等出席。活动由交叉研究所刘清飞主持。

李梢作成果汇报

交叉研究所所长李梢汇报了研究所成立一年来在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成果主要包括,制定一个国际标准:2021年3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认证通过《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这是网络药理学首个国际标准,也是中医药领域制定的首个新兴学科的国际标准。出版一部中英文专著:2021年11月,主编《网络药理学》专著出版,这是首部系统阐述网络药理学理论、方法与应用的专著,也是国际网络药理学领域的首部英文专著。建设一套中医药交叉课程:由刘清飞、李梢开设的“传统与现代:中医药科学研究进展”课程入选首批清华大学优质通识课程建设计划。发表一批代表性论文:2021年研究所骨干成员在Nature Method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代表性论文;持续举办清华大学中医药交叉学术沙龙活动;授权一批核心专利:2021年网络药理学UNIQ系统、胃癌极早期细胞标志物等成果获得中国发明专利、PCT专利授权,多项专利实施转化;还筹备了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医药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网络药理学与中药研发项目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立项。李梢表示,研究所将会继续加强交叉研究,培养交叉创新型科技人才,促进成果落地,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自主科研创新,打造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清华模式”。

徐冠华致辞

徐冠华对研究所成立一年当中取得的进展和成果表示肯定和鼓励。他强调,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财富,一把草一根针护佑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繁衍昌盛。中医和西医不是对立的,应是合而不同、殊途同归,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

李衍达致辞

李衍达在致辞中指出,研究中医要有悟性,要不断借鉴和总结杰出人物的经验,多运用中医“象思维”中取类比象这一秘诀,揭开堪比宇宙的人体奥秘。李梢课题组提出的复杂生物网络“关系推断”方法就借助了“象思维”来寻找中西医复杂生物系统的关键节点,值得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屠志涛致辞

屠志涛对交叉所的进展表示祝贺。他强调“守正创新”是中医药交叉的方向,要注意理论基础研究,把中医的“象思维”和现代科学思维结合起来,把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把人才格局与产业格局结合起来,将交叉所和中医药交叉创新交流会做成品牌。

史宗恺发言

史宗恺寄语清华师生向前辈们学习,提高学科兴趣,打破学科壁垒,综合学科优势搭建平台,积累中医研究案例,做基础研究,做真正意义的标准化大数据。

张佐发言

张佐表示,研究所当前取得的成果离不开以李衍达院士为代表的前辈战略科学家们的奋斗和努力。自动化系将继续给予交叉所强有力支撑,加强青年队伍建设,培养科学家梯队,打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促进各院系、各机构间的交叉合作。

黄国亮、梁琼麟、谭旭、胡泽平发言(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清华大学化学系党委书记梁琼麟,医学院黄国亮,药学院胡泽平、谭旭等研究所骨干在交流会上先后进行了精彩的专业学术报告。

会议现场

集体合影

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将继续秉承“自强、精诚、明理、求真”的精神,持续探索中医药交叉研究的新模式、新方法,为提升中医药原创的科技动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勤耕不缀,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