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生物大数据与AI药物研发论坛”召开通知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深入到越来越多的领域,生物领域各学科与各种新兴技术的交叉融合正逐步走向现实。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各个国家重视和发展的“钻石矿”。在国家大数据战略、中医药创新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医药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筹)应运而生,并将于2021年10月17日山西省晋中市举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生物大数据与AI药物研发论坛。

本次论坛将邀请我国中医药、药物研发、网络药理、生物信息、临床医学、数据分析、AI与建模、深度学习等领域等多位专家,分析我国生物医药大数据的现状,探讨生物医药大数据的学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方式,探索多层次研发与医疗服务数据深度挖掘和高维度、全方位的有机整合的前景,为生物医药大数据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会议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1 年 10 月 16-17 日,10 月 15 日报到

地点:山西省晋中市美域国际酒店(晋中市榆次区龙湖大街 699 号)

一、论坛主办方

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医药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筹)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

二、论坛承办方

北京百奥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三、论坛主席

李梢 清华大学

四、论坛时间及地点

论坛时间:2021年10月17日

论坛地点:山西省晋中市

五、论坛日程

六、会议报名

1.会议注册:

本次大会所有代表均网上在线注册,不接受其他方式报名参会。代表可登录会议网站http://csbt.scimall.org.cn/meeting/CSBT14或扫描下方会议二维码注册参会(详细年会信息参见网站):

2.大会拟邀主旨报告专家

高 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新民(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

马延和(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张启发(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曹晓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金 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璐琦(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焕明(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少军(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3.大会专题分会场

生物医学健康大数据与 AI 药物研发论坛

精准医学论坛

细胞制剂与细胞治疗论坛

植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

环境生物工程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

分子肿瘤学术研讨会

生命科学支撑技术峰会

糖科学与山西中药产业发展论坛

4.会议缴费:

(1)注册费标准:

(2)缴费方式:

在线完成注册后,根据提示选择微信或支付宝进行缴费;或通过银行转账。

户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开户行:北京银行中关村支行

账号:0109 0302 9001 2010 5051 305

汇款请注明:14届学术年会+代表姓名

备注:参会人员通过线上支付方法缴纳会议费(特殊情况下可现场缴费)。对于已缴纳会议费,但未参加会议的参会者,会议结束后统一办理退款事宜。

5.发票开具:本次会议发票为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内容为“会议费”,会议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发送至参会人员电子邮箱(接收发票的邮箱为参会人员注册时的邮箱)。发票一经开出,不能退换,请参会代表务必与贵单位财务人员核实开票信息:发票抬头+纳税人识别号。

七:联系人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蒋玉清、常丽娟010-64807678,xh@im.ac.cn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医药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筹):

高秋军 13261864317 张博 15900354846

演讲嘉宾介绍

李梢,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创建清华大学第一个校级中医药交叉研究所,任所长,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网络药理学专委会会长。从事生物信息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在中医药网络药理学、胃癌中西医精准防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开拓性成果。发表论文约200篇,拥有专利30余项,领衔制定首个网络药理学国际标准;入选2014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2019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应用、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一等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陈洛南,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特聘研究员;国科大杭高院 首席教授;上海科技大学 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学士,日本东北大学硕士,日本东北大学博士。陈洛南从事计算系统生物学、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偏独立性”和“偏互信息”理论并应用于网络的应果推断和构建,“空-时信息变换” 新概念并应用于时间序列预测,“网络标志物”新方法并应用于疾病诊断和预后,“动态网络标志物” 全新理论并应用于疾病预警。近年来,陈洛南在生物信息学和网络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发表了300余篇SCI期刊论文及10余部编著书籍,包括Nature, PNA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RL, Nature Genetic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论文。

刘丽宏,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主任、临床医学研究所管委会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临床药学博士生导师、药理学硕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总药师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及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药学会理事,北京市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药理学会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协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北京药学会老年药学分委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编委等。

沈百荣,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系统遗传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美国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教授、中国生物信息学会(筹)副理事长、四川省生物信息学会理事长等。2012年以来在国际上倡导转化信息学,是国际转化生物医学信息学(ICTBI)系列会议的创始主席。主要研究领域:生物标志物发现的原理、医学知识共享与应用、智能健康管理等。

魏冬青,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暨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长聘教授。交叉科学-计算生命科学(2区)主编 , 高被引学者。发表SCI文章450多篇,SCI引用 超过10000次,卫生信息学会大数据应用评估与保障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生物信息分会副主委。获得多项奖励并主持诸多国家项目。开发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药物设计新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药物设计和分子优化的实践中,比如,病毒(Covid-19, SARS,HIV,H5N1,H1N1)和老年痴呆等疾病的药物设计。发现了花椒有效成分WGX-50的抗衰老作用,并开发其药用和护肤品价值。

彭绍亮,湖南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主任/教授/博导,“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0湖南省杰青基金获得者,湖南大学"岳麓学者"教授/博导。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大数据、生物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天河"生命科学方向负责人,国防科技大学/华大基因兼职教授,鹏城实验室智慧医疗平台课题负责人。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主持参与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发工作,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973/863项目等13项。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1),2013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8年CCF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1),2016年荣立三等功。是中央军委科技委生物交叉立项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会评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CCF计算机应用和生物信息专委副主任和YOCSEF总部AC委员(2017-2020)、CCF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专委常委、区块链专委委员、CCF杰出会员和杰出讲者、湖南省生物信息学会理事长(发起人),担任多个SCI期刊主编副主编等。

庄永龙,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博士,北京百奥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家“863”生物医药信息专题评审专家,中国生物工程协会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真实世界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药统计专业委员,在生物信息学领域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SCI论文5篇。在软件设计、统计分析、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生物医学、方案设计、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有20年的经验。

樊官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津市中医方证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5项(授权1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基础研究平台专家委员会青年副主委等。

周雪忠,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医学智能研究所所长/教授,1999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从事中医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网络医学等研究近20年,建立了实现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病历数据利用、诊疗决策支持与分子网络机制解析的系列挖掘分析方法及技术平台。担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分会会长和人工智能分会副会长,以及世中联临床疗效评价专委会副会长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市等省部级科技奖6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 6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NAR和EBiomedicine等期刊,Google Scholar 引用5000余次,SCI他引1800余次。

高歌,北京大学研究员,长期专注于生物信息新技术新方法开发, 采取数据导向、方法驱动的策略,推进高水平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技术发展。2016年至今,课题组自主开发的十余个生物信息学新算法软件及数据库获超过10亿次外部有效访问,半数以上来自海外,跻身于国内自主开发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生物信息技术行列;期间所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入选ESI Highly Cited (Top 1%) Paper,Faculty 1000 Very Good Paper、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数据库、中国热点论文榜等,累计它引逾万次。当前研究集中在开发新一代生物信息学方法与技术,在单细胞水平精准解析细胞调控图谱并探索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周丰丰,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团队主要从事健康大数据挖掘核心算法、以及融合生物组学、医学影像、心电脑电和电子病历等异构医学大数据的融合建模算法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包括863和中科院先导等各级别项目,已发表SCI索引期刊学术论文93篇。根据SCI数据库统计,总引用次数1771次,他引次数1366次。学术成果多次在包括Nature Protocols和Bioinformatic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